“到2020年,形成与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多样、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立交互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河北特色、国内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河北省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到2020年,形成与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多样、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立交互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河北特色、国内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前,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对河北省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产教融合缺乏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缺少活力动力等“瓶颈”依然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表示,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河北省将突出三个“对接”,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由此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
可以显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已经十分紧迫。那么,瞄准“三对接”,通过改革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又在哪里呢?
选择10所普通本科高校,试点转型应用技术类型大学
意见提出,河北省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发展。
“按照目前的规划,未来几年,河北省将选择10所普通本科高校作为试点,实施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程。”刘教民表示,这些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转型发展,需加强应用技术类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开发应用技术类课程资源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而对于一些具备条件的独立学院,意见提出,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在河北省促进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同时,刘教民认为,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重点,统筹规划省内高等教育布局。”意见要求,每个设区市要办好3至4所发挥示范作用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及1至2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形成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带动、专科层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引领、专科层次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
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打通直升通道是关键。为此河北省提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职业教育衔接和融通的立交互通体系。
刘教民表示,河北省将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重点探索和健全“知识+技能”、单独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逐步扩大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权和学习者自主选择权。在目前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院校范围和专业覆盖面,探索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同时,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扩大招收有一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一线劳动者的比例。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是职业教育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根据意见,河北省将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创新。“可以实行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着力推进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模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大力推行引企入校、前校后厂等办学模式。”刘教民说,同时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
在教学内容上,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内容先进、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刘教民认为,应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
“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我们力争到202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使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更加合理。”刘教民表示,通过不断调整职业院校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提升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环境治理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形成紧扣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