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整洁的校园、一幢幢现代化的教学楼、一张张幸福甜美的笑脸……走进山城城乡的任何一所学校,都会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感受到浓浓的校园文化。

  一座座整洁的校园、一幢幢现代化的教学楼、一张张幸福甜美的笑脸……走进山城城乡的任何一所学校,都会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感受到浓浓的校园文化。

  “突出抓好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幼儿园建设和管理。”这是通化市委书记刘保威在通化市委六届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所强调的。不难看出通化市委、市政府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施政纲领和坚定信念。

  近年来,通化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通化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走深化改革之路,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布局调整,推进均衡发展,促进内涵提升,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教育系统师生群情振奋、弦满弓张,积极推进学校建设规划、教育教学创新、校际对口支援、教师补充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教育事业的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破浪前行、扬帆远航之势。

  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630所,教职工21255人,在校学生188740人。其中,市直属学校和事业单位45个,教职工3200人,在校学生26998人。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保障基础教育践行素质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化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强根固本,保证教育发展力。

  持续优化办学条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近年来,全市教师人均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均能落实到位,市直初中教师每月平均工资高于通化市公务员平均工资,通化市二十中(农村)教师工资每人每月平均比市内教师工资高出60元。

  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 ,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建室率达100%。我市6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校舍改造为重点,三年投资1.1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项目79个,建设面积9万平方米。

  现如今,放眼山城大地,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让校园与世界联通;图书馆、舞蹈室,走廊、楼梯、院墙,处处展示多彩的校园文化……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力所在,通化市教育局全面深化初、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政策导向,稳步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高考总成绩在全省10个地区中位居第3名。全市2所省级示范高中均在市直,高考重点校升学率高出全市15个百分点以上。

  教育系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立德树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实训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全面推进体育艺术教育,实施课间操工程、大课间活动工程、体育竞赛工程、中考体育及特长生考试工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程,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得到落实。5月,市直16所中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创意教学活动,236项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各校展开,全面推进育人方式转型,从分数至上转为关注幸福成长,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面向社会需求创新合作平台

  开办特色职教抓好学前教育

  “职业教育要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办出特色,打造品牌。”这是代市长乔恒对全市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引进多家省内知名企业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校、联合办学,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精品专业实行校企合作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实施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毕业生职业技能资格合格比例达到90%。

  搭建升学就业平台,基本实现毕业生全就业。扩大中职办学规模,加强一体化教学,中招改革上向职业学校倾斜,三年投入1500万元,全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连续多年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师生近3000人次,有效提升了职校师生技能水平。

  广泛开展创业、专项技能、再就业等长短期培训,三年共培训3万人次。

  全市各级职业学校均率先进入全省百强校行列。2013年,通化市有10名教师获得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说课大赛一等奖,9名教师代表我省参加了国家级比赛,孙志刚、张艳伟等双师型教师获吉林省首席技师称号。

  科学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全面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重点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三年来,全市投资1.3亿元,实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200个,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完成幼儿园教学设备装备112所。对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了全面清理,取缔了一批无证民办幼儿园。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在硬件建设基本完成的前提下,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择校风”、薄弱校……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资源分布差异过大,成为困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今年,通化市教育局在深化师资配置改革上勇敢迈出步伐,实施了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校际对口支援和教师补充机制等一系列配套综合改革。原来的八中、二十一中、十一中等薄弱校,今年秋季开学的新生数量猛增二三倍。“这样太公平了,住处附近就有好学校、好老师,何必托门子、挖窗户为孩子上学烦心呢。”家住通化市二十一中附近的学生家长李先生赞许道。

  通化市教育局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公正,规范招生行为,科学划分教育学区,坚持实施阳光分班,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切实保障了所有学生在入学权利上的平等。

  积极改革,将优质高中统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市直各初中学校,并逐年提高指标生招生比例,激发了各初中的办学积极性,办学质量整体得到提升。

  关爱特殊群体,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一视同仁、同等接受教育的政策,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实现全接纳;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逐一落实特殊家庭学生的帮助责任;关心残疾儿童。目前,市直学校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2.3%,基本形成特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相协调的特教体系。

  建立贫困学生和低分学生无偿课外辅导、在线咨询平台和通道,广泛开展扶困助学活动,三年共扶助贫困学生6.5万人次,减免、资助金额1.3亿元,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通化市教育局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夯实平安教育控制力的不二选择。近年来,通化市教育局连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理清整改防范责任;通过不同年龄段和季节特点不间断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增加学生的逃生避险能力。定期会同公安、工商、城建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秩序进行清理整治;密切配合交警、交通等部门,严把校车入口及司乘人员教育关,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新建改建覆盖城镇学校、公办幼儿园及农村规模以上学校的校园警务室216个,县区级安全信息平台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新购标准校车205台,建成市、县、校(车)三级网格化监管平台,实现了对校车安全的动态监管和对校园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

  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发展民族教育重视特殊教育

  切实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2年6月,通化市教育局将通化市朝小、幼儿园与市朝中整合,成立了通化市朝鲜族学校,富于现代色彩和通化特色的15年一贯制民族教育园区基本成型。整合后进行了教学设备升级、多媒体电子白板和微机装备、教学楼门窗更换、操场校舍维修、校车和取暖锅炉购置及朝鲜族幼儿园改建等十余个项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现了向数字智能时代的跨越。

  在学生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系列活动、“三语”竞赛、朝鲜族传统项目运动会等活动,进一步推进民族学校的内涵发展。

  科学部署民族教育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民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保持了通化市民族教育在全省的领先水平。通化市朝鲜族学校文理科重本、普本上线率均高于全市,跻身于全省民族教育先进校前列,朝鲜族考生姜雪梅以644分的总成绩名列2013年高考文科通化市第一、吉林省第四。

  此外,通化市还承担了“培训援疆”工作和内地西藏中职班学生培养任务,为新疆、西藏培养了大量骨干教师和中职技术人才。在省民族团结教育专项督查中,通化市得到了省教育厅、省民委领导的高度评价,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特殊教育是全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化市特殊教育学校于2011年10月迁入新校址,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扩大为原先的3倍,教学楼内设置了特教专用功能室,各班级配备了全新的小班化课桌椅、电子白板、组合地柜等;学生宿舍24小时提供热水和免费洗浴,为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特殊教育学校在文化课外开设了面点制作、缝纫与手工技艺、美发、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5个专业,并购置了多媒体计算机、电动缝纫机械、新型美发用品等实践教学设备,让残疾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并在吉林省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全市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全市科技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外引内培师资打造教育品牌

  强化教师教育拓展校外教育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直接关系着教育的质量,通化市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三年来,通化市通过签约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招聘和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38人。目前,市直初中师生比为1:9,各学校教师数量、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趋于合理。

  全面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计划,每名教师每年完成不少于72学时的培训任务。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实验,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万名家长评教育”活动、“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促发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和“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化市教育局和各学校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的监督和举报。全面开展了在职教师违规办班补课、收受礼金礼品专项整治工作,与全体教师分别签订了《通化市中小学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承诺书》和《关于严肃处理违反职业道德教师的告知书》,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让良好的师德风貌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的提高,培树复合型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因此,校外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通化市教育局大力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及实践基地,为全市少年儿童提供了管理更规范、功能更齐全、环境更优美的校外活动场所。2011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近万平方米的通化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暨通化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开设了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以劳动技术教育、科技普及教育和学生动手实践等为主题的10个专业课程,三年共组织市直初中学生免费参加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近3万人次,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得到提高,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几年来,通化市教育局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优秀奖,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特等奖、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荣誉共70余项。

  站在新的起点上,通化市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切实转变教育管理和发展方式,着眼长远提升教育改革发展驱动力,加大教育惠民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