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职业教育城,是广州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之一。市长陈建华在不久前考察职业教育城时表示,广州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必须以教育作为支撑。广州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手笔规划建设广州教育城,为建设幸福广州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事实上,职业教育本身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对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关注的是中职期间、高职期间应该怎样培养有特色的高职学生,而不是告诉学生你上中职以后可以升高职然后可读研。因此要使职业教育适应广州产业转型的需求,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的教育、酬劳等要与学术型人才“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也应该继续保持广州职业教育“接地气”的特色,加强校企合作,而不是把改革的方向引向文凭。     兴建职业教育城,是广州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之一。市长陈建华在不久前考察职业教育城时表示,广州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必须以教育作为支撑。广州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手笔规划建设广州教育城,为建设幸福广州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因此教育部门有关人士就提出了职业教育升级的蓝图:将扩展至研究生阶段,职业院校学生不仅可以由专升本,而且还可以考研。     其实,这也不是广州的首创。之前湖北某职业学校颁发自己的“本科文凭”——“工士文凭”,且不少媒体为之叫好。广州一些职业学校也想效仿,甚至广州个别办得不错的高职也在筹划开设职业教育的硕士点。     然而当数以千万计的职业教育学生纷纷涌向本科、研究生阶段教育的时候,有了学历之后,在同等层次的普通大学生、研究生们面前,他们是否还有当年中职、职高毕业生的那种广受企业欢迎的优势?     在近几年的就业统计表明,广州职业院校就业率排名居前列,主要原因是因为职业教育“接地气”,企业普遍看重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然而依然有不少企业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实行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方面还需提高。     最近,广州对制造业中工作3年以上2502名职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5.06%的毕业生认为职业院校缺乏实验、实训设备;20.67%的人认为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去甚远;15.56%的认为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盲目、陈旧;13.01%的认为教师大多“纸上谈兵”。     实际上,现在我国职业教育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上升通道的问题。职业教育受欢迎和受认可,就在于人人拥有一门实用和精湛的技术,而并非在于学历高低,这才是职业教育的优势,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如果不保持这一特色,即使是在职业教育走在全国的广州,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是本科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已经很难招满学生,甚至遭遇零投档。     有专家认为,如果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起点之时,不注重坚守职业教育的本色,而片面追求学生的高学历,或者追求学校的级别,不但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反而可能让职业教育已有的阵地丢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表示我国将出台技能型人才高考和学术型人才高考分开的改革措施……一时间,在人们观念里头长久处于教育劣势的中级和高级职业教育,仿佛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然而遗憾的是一些部门对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解决方法却是开通了学历上升的通道。     事实上,职业教育本身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对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关注的是中职期间、高职期间应该怎样培养有特色的高职学生,而不是告诉学生你上中职以后可以升高职然后可读研,就要按照升学要求,准备相应科目的学习。因为职业本身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更应该跳出学历教育的固定思维,在终身教育和在职技能培训的众多领域中谋求更大的作为。     当然追求学历与当前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因为无论在升学与就业,以及职场晋升中,学历依旧是十分重要的标准,知识和技能、素质的考察,往往居于其次的地位。而且,由于行业与岗位存在较大的薪酬差距,社会保障也因行业与岗位不同,劳动既存在价值观念上的高低贵贱,也存在经济待遇上的高低贵贱,导致大家必然追求高学历、追求进好的行业与岗位。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政策,同时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者有基本一致的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才能被广泛认可。     一些地方的职业教育学校,出现“有职业无教育”,把学校作为民工中介的办学倾向,收来学生,就以顶岗实习的名义,送他们去做一些简单的操作活,这种违法办学,既对受教育者不负责,又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形象;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重复,办学缺乏特色,是普遍问题,这直接影响职业技术人才的社会竞争力,目前,我国每年有40万左右的高考学生,在录取之后不报到,主要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     因此要使职业教育适应广州产业转型的需求,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的教育、酬劳等要与学术型人才“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也应该继续保持广州职业教育“接地气”的特色,加强校企合作,而不是把改革的方向引向文凭。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