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为莘莘学子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选择上职业学校大有所为。加快城市转型,建设精致淮北,职业教育是基础,技能型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淮北市以建立完善现代职教体系为目标,以推进“职教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职教发展模式为重点,加强精细化管理,打造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比较优势。

有基础。至2013年底,淮北市现有普通高校1所,高职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中职学校中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3所;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省级三重建设项目30个,市级三重建设项目49个。2013年,全市中职学校毕业学生18588人,就业学生17862人,就业率为96.09%,对口就业率62%。

有创新。为强化职业教育的市级统筹,2011年,淮北市成立了淮北市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市长担任职委会主任,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职委会成员,职委会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同年,成立淮北淮北市职业教育局,作为职业教育委员会办事机构,下设“高职科”、“中职科”、“教研科”三个科室,负责统筹协调管理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作,初步构建了加强职业教育市级统筹的工作框架。

首开安徽省市级区域职教集团先河,相继组建了以淮北市二职高为牵头单位的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以淮北工业学校为牵头单位的机电职教集团和以濉溪县职教中心为牵头单位的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促进了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实习就业工作和弹性学制、学分制等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水平已位居皖北地区乃至全省前列。2013年,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而组建的淮北市职业教育集团取得实质性进展,将进一步贯通中高职教育衔接通道,推动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抱团发展。2013年,全市各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年培训累计56365人人次以上。

有政策。淮北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切实保证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财政性经费、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国家及省各项职业教育助学政策落实到位。2011年出台了《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技能教育资助工作实施意见》,对就读淮北市所属全日制职业院校的淮北籍学生,没有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的,市政府给予每年1000元的资助。淮北市职业院校助学金在全省率先提标、扩面。据统计,2013年度,有8253名学生享受职业技能教育资助,资助金额825.3万元。为打破体制壁垒,让中职学校招聘能工巧匠不再受限,2009年6月,淮北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开通引进高技能师资的“绿色通道”,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3年9月,淮北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淮北市职业教育“双挂”工程的意见》,决定从2013年至2015年,每年从职业院校选派一批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从企业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挂职任教,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双师型”教师比例由现在的60%提升到90%以上。2013年首批安排了39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到安徽中芬选矿设备有限公司、龙波电器公司、林光钻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挂职,5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初步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有园区。按照“政府统筹、整体规划、集约用地、统分结合、专业整合、资源共享、分校建设”的原则,强力推进淮北市职教园区建设。淮北市职教园区位于东部新城区,占地约2297亩,项目近期(2012——2015年)投资估算为19.8亿元,可容纳在校学生约8万人,年培训人数12万人次。园区于2012年9月28日开工建设, 2014年9月即可开园。园区建成后,将寻求专业共建、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教材共编、评价互通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新突破,建立共享新机制,实现园区资源共享新突破。届时淮北市职教园区将成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特色和影响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实习实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为淮北的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

淮北市的职业院校坚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产业,服务行业,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将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从单一的劳务输出、就业推荐,发展到包括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建设等在内的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在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一是实施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2008年,以淮北工业学校为牵头单位组建淮北机电职业教育集团,以淮北市二职高为牵头单位组建淮北现代服务业职教集;2009年,以濉溪县职教中心为牵头单位组建淮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淮北市已初步形成行业职教集团和区域职教集团纵横交错,学校、企业、行业、区域联动发展的“大职业教育”新格局。通过集团化办学,深化校企合作,组建多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委员会,实施企业冠名订单培养,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指导思想,开展集团内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学校和工厂融合、教室和车间融合、校长与厂长融合、教师和师傅融合、学生和学徒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作品与产品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育人与增效融合。淮北市二职高先后与安徽冠成教育、江汉光电科技、兆维电器公司等联合成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和售后服务中心,实现前厂后校、产学研一体。淮北工业学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把江苏瑞特电子、淮北四兴科贸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生产车间引进校园,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产教结合,实现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二是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行理实一体、仿真实训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实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全面对接,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是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必须敏感回应经济社会的需要,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此,围绕淮北市六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职业院校积极谋划并着力打造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物流与贸易、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新型材料等专业群,引导全市专业建设错位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引领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在2013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淮北市喜创佳绩,总成绩位居全省第四位,充分展示了淮北市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成就和学生精神风貌。

就职业教育而言,我们的目标是:学生有发展,就业有优势,办学高水平。淮北市教育局副局长郭成华如是说。

纵向试点中高职贯通,横向与人社部门探索“双证融通”,打通发展通道是职业教育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长和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职毕业学历偏低,在现今的就业市场上显然处在劣势。近年来,为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优势,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淮北市教育部门一直致力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架构,一方面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努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内部体系上,积极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全市中职中职、高职贯通衔接,选择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社会需求量较大且就业需求较为稳定的专业开展“3+2”和“3+3”贯通培养,初中毕业即可直接取得大专学历。

在外部体系上,教育部门积极与劳动力市场对接,淮北工业学校、市二职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职业技术鉴定站,坚持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内容融入中职课程,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每年一届的“全市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的甚至可以获得高级工证书;凡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的选手,在参加对口高考时,均可获得5——20分的加分。近年来,淮北市许多中考时不足300分的学生,经过3年系统地学习,在毕业时分别考上了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以烈山职教中心为例,该校 2013年烹饪专业毕业生周骄阳先后获得淮北市中职生烹饪专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安徽省职生烹饪专业技能竞一等奖赛,及全国中职生烹饪专业技能竞赛银奖,为淮北市挣得了荣誉,现就业于扬州市食为天大酒店,年薪近十万元。

为了让学生两条腿走路,该校为愿意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设立了专门的班级,优选了教师。这些教师都是业务上过硬,思想上先进的骨干,他们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除了平时认真辅导学生功课外,还自愿在晚自习的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为了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学校借鉴普通高中定期考试的方法,实行阶段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向。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自从对口高考至今,学校已有26名普通学生经过学校对口高考的途径,走入了高校本科殿堂。有1500多名学生,在学校经过三年学习后,上了大专院校,实现了家长和学生的大学梦。

再以淮北艺校为例,自该校1997年首届毕业班开始以来,已有数千名莘莘学子从淮北艺校这座艺术人才的摇篮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到国外发展。 每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备受社会欢迎。

案例1:

李曼,女,安徽淮北人,2006年该校舞蹈专业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考入南京军区第一集团军政治部文工团,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后就读于国内某知名军事院校。

案例2:

李冬梅,女,安徽淮北人,2005年该校舞蹈专业优秀毕业生。之后考入北京中北英皇演艺专修学院,参加2008年12月央视“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才艺比赛中,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现任上海某著名艺术培训中心高级教练,年收入近百万。

案例3:

王雅婷,女,安徽淮北人,2006年我校舞蹈专业优秀毕业生,王子,男,2008年我校舞蹈专业优秀毕业生。姐弟俩和家人一起于2008年12月,参加央视“神州大舞台”才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案例4:

陈巧,女,河南永城人,1999年该校音乐专业优秀毕业生。199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200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之后先后就职于中央电视台少儿部,2007年至今为美国华人风采国际艺术团副团长、美国世界华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宣传部部长。

淮北市职业院校十分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先后培养了像李学龙等一大批自主创业成才的典型。

李学龙是淮北工业学校2005届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别看他年轻,现在却已经是一名事业成功的商界精英了。

怀揣着2004年“安徽省电子社杯”计算机技能竞赛图形图像处理团体二等奖和“图形图像处理”个人二等奖的李学龙,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淮北普众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做市场调研。他虚心学习,勇于实践,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先后为淮北信息港“相淮在线”、淮北政协、淮北市容局、淮北市司法局、淮北市公安局、淮北团市委、淮北人民银行等单位网站进行创意设计和改版,并且负责了淮北日报社“淮北新闻网”《首届中国(淮北)专利技术推介会》专题的主创设计,因此荣获首届安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三等奖。   出色的业绩,使他备受用人单位青睐。2007年,他担任了普众互联公司设计部经理。

2008年当上海奇雷广告有限公司邀请李学龙前去上海担任网页设计师。在奇雷公司,他抛开了在淮北的成功光环,默默的从一个普通员工做起,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技能,成功的实施了CIIPA中国国际投资促进协会、SCLF浦东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印象东方图库、东芝电视、SOHO中国基金会等项目的设计等工作。李学龙让公司同事对这个不起眼的淮北小伙子不禁刮目相看,而他也凭借着这一次次的成功在高手如云的奇雷公司站稳了脚跟,成为公司策划部主管。

为了实现毕业时创业的梦想,2012年初,他从上海奇雷广告公司辞职,鼓起勇气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杭州开创了自己的广告公司。现在他的公司已经做得风生水起。

为打通职业教育的发展通道,让更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园自己的人生梦想,淮北市的中职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时,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已俏然起航。

为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北矿业集团、淮北师范大学实行合作办学,共同举办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合作办学中的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将由淮北矿业集团、淮北师范大学和淮北神华理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投资举办。2014年秋季,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的第一批学员即将入驻市职教园区。这填补了淮北市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的空白,进一步贯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东风吹来满眼春。目前,淮北市教育部门正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最新部署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破解难题,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努力为精致淮北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王志良 庄伟俊 特约通讯员:于金龙)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