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宽城投资5亿多元的教育园区投入使用。“我们将原来的3所高中合并为一所,迁入园区。”王子文介绍,园区内还新建了一所职教中心、一所初中,配建了图书科技馆、体育馆等场馆。目前,园区内共有学生7000余人,教职工700余人。
“我原来在塌山乡中学上学,那时一个年级只有18个同学,学校不仅教学硬件跟不上,各科教师也配不齐,有的教师一个人教好几科。”近日,笔者在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见到了九年级五班学生张录。宽城是承德市最小的县,全县18个乡镇,205个行政村,总人口只有25.1万人,具有自然村落多、人口总量小、居住分散的特点。“原来一个乡镇一所初中,一个村一所小学。”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王子文介绍,2006年之后,随着人口增长低谷的到来,农村学校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等问题愈发突出。与此同时,更多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学生迫切想进城就读,给县城学校带来巨大压力。据统计,当时县城唯一一所初中的班容量达到70人以上,而有的乡镇中学整个学校却不足100人,城乡教育资源矛盾愈加明显。
如何用县里有限的财力,改变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王子文表示,通过认真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充分走访调研问卷,县里确定了“高中向园区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小学高年级向乡镇集中、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向自然村覆盖”的“三集中一覆盖”发展模式。
2012年9月,宽城投资5亿多元的教育园区投入使用。“我们将原来的3所高中合并为一所,迁入园区。”王子文介绍,园区内还新建了一所职教中心、一所初中,配建了图书科技馆、体育馆等场馆。目前,园区内共有学生7000余人,教职工700余人。
我们将全县28所初中合并为4所,全部分布在县城,实现了初中向县城集中。”王子文说,在整合初中和高中的同时,他们将全县18个乡镇学校划分为宽城、峪耳崖、板城、汤道河四大学区,把原有的乡镇中学校舍改为寄宿制小学,实现了小学高年级向乡镇集中。近年来全县新建改建农村标准化小学16所。
“三集中”让农村学校的数量大大减少,而且通过集中投入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校规模的扩大还让师资力量得以加强。”曾长期在乡镇中学执教的宽城三中校长马俊军表示,一个学校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只有一两人,根本无法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教学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而现在,他们学校有200多名教师,一个学科至少也有十几个人,这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就增强了。“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
为保证低龄儿童有学上和就近入学,宽城还把原有的村小学改建为教学点和幼儿园,实现了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向自然村覆盖。据统计,全县共改建教学点78个,农村独立幼儿园31所,小学辐射幼儿园65所,基本满足了幼儿就近入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