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勤工助学有偿资助的育人功能,大力推动勤工助学改革,规范岗位设置、完善聘用程序、加大资助力度、强化管理与考核,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勤工助学有偿资助的育人功能,大力推动勤工助学改革,规范岗位设置、完善聘用程序、加大资助力度、强化管理与考核,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规范岗位设置,完善聘用程序。以学年为周期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实行申请审批制。校内各单位根据工作特点每学年制定勤工助学岗位实施方案,包括岗位设置与分配方案、岗位职责与要求、招聘方案、培训方案、考核方案等,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审批。勤工助学岗位需求经批准后统一上网发布,为设岗单位公开招聘、学生自主选择岗位提供便利。设岗单位优先聘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开学后的前2周内完成选聘工作,前4周内完成学生培训与试用工作,并与聘用学生签订岗位责任书。
加大资助力度,优化资助结构。一是增设勤工助学岗位数量。2014年1月,学校对各单位的勤工助学岗位进行新一轮设置和评估,在机关和院系共设置本科生勤工助学岗位800个,研究生助管岗位700个;此外,如遇大型活动或临时任务还可设置临时岗位,充分满足校内单位和学生对勤工助学的需求。二是提高勤工助学酬金标准。2014年春季学期,学校积极落实新的学生奖助体系,大幅增加勤工助学投入,确定标准工作量为每月40小时,本硕博的酬金标准分别提升为15元、20元、25元/小时,月酬金调整为600元、800元、1000元。学校2014年度的勤工助学预算超过1000万元,大幅提高了有偿资助的投入,调整了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的比例,优化了资助结构,鼓励学生按劳取酬、自立自强。
创新考核方式,加强过程管理。勤工助学考核以学期为周期,实行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服务对象评价、设岗单位评价等维度的360度绩效考核。学校成立勤工助学服务队,在不增加设岗单位工作量的前提下,平时通过问卷调查、质性访谈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勤工助学的育人绩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合理调整岗位分布,有效发挥每一个岗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作用,激励每一位岗位指导老师主动参与到“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考核结果向勤工助学学生反馈,力求以考核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能力发展、促进教师优化指导,不断强化勤工助学的资助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