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第一年,也是青岛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年……
统筹规划聚力突破 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第一年,也是青岛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年。青岛市教育系统将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当前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正处于实现教育现代化、走向国际化的新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来,把改革、创新、发展、提升,贯彻于教育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和全过程,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全面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力抓四项改革,全力突破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上努力突破。以简政放权、章程修订和创新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重点,扩大中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招聘、干部选任、内部机构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全面推进校务委员会建设,探索学校依法按章程自主办学校机制;继续深化校长职级制配套改革,完善干部选拔、监督办法,创新学校分配制度,构建现代学校干部管理体系。
在办学体制改革上突破。落实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民办教育专项经费,建立民办学校生均经费补助制度和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在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进行教师社会保障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并逐步推开。
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上努力突破。继续实施在青岛高校重点本科和高职重点专业市校共建工程,启动协同创新计划,加快引进国内外名牌高校来青岛办学;全面推进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高校对口贯通、一体化培养改革,开展中职与普通高中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深化产教合作,在大型企业试点建设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探索建设以产权为纽带的职教体团。
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努力突破。建立师资、经费保障机制,扩大小班化改革范围,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全面实施新一轮初中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改革,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优质适合教育。
——力抓四项建设,全力构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教育设施规划建设。颁布实施《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面向新城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寄宿制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布局。
加强学前教育普惠建设。启动实施学前教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加大财政投入、扩大普惠性学位覆盖面、加强公办幼儿教师配备、提升内涵发展水平为重点,构建广覆盖、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0所。
加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强化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教育扶持力度,实施教育薄弱镇学校设施配备扶助计划,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配备,确保农村教师岗位津贴落实到位。在全域全面实行校长轮岗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跨区域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力争60%的普通中小学通过现代化学校验收。
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继续加强专用校车配备和管理,建设3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认真落实各类学生资助和义务教育、中职、特殊教育免费政策,完善新市民子女就学保障措施。
——力抓四项计划,全力打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全面推进蓝色海洋教育计划。加强中小学海洋教育精品课程和特色学校建设,大力培植服务蓝色经济的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和高校重点学科,加快建设多层次系统化的海洋教育体系。
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计划。支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各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端培训机构和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全面实施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系列项目,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力争在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中心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计划。加快青岛教育云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中小学起始年级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和家长空间建设,80%的中小学配备“新班班通”,4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逐步推广电子书包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加快建设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先行区。
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注册管理体系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机制,重点加强公办幼儿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计算机等紧缺学科教师和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配备和培养;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建立人民教育家评审机制,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师集聚区。
2014年青岛市教育系统要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凝神聚力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大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的攻坚力度,以改革推动发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