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作名片 传统技艺再扎根

——记江苏省宜兴市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当“一校一品”的口号越来越响亮,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小学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很多学校,所谓的“校园文化”依然没有摆脱形式简单、人为制造的标签,有些学校的文化只能称为“校长制造”。对中小学来说,如何把精气神灌注到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如何从一块块文化墙里走下来,真正成为学校独有的气质和标志?记者近日走进江苏省宜兴市,探寻这里的校园文化建设之道。

  校园文化的根在家乡沃土中

  宜兴市地处太湖之滨,不仅以紫砂壶闻名于世,更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文化热土。当地民风崇尚读书,青睐文化,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足迹,更有众多的文化、科学名家从这里走出。

  “在宜兴教育人看来,独特而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实在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宜兴市教育局局长王敏辉说,“正因如此,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有一条主线,就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统。”

  为此,宜兴市把主动权交给学校,鼓励他们自发探索符合所处区域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而各校也纷纷从本地自然、历史资源出发,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形成学校的文化个性。

  丁蜀镇是宜兴市紫砂壶的大本营,整座小镇都是围绕制陶发展起来的。镇上的丁山实验小学以“陶”为核心元素,将其打造成自己的文化符号;太华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竹子,竹子的文化内涵丰富,太华小学便围绕竹子做起了文章;万石镇有华东最大的石材市场,3000多家石材企业汇集于此,万石实验小学把石头引入校园文化体系,打造了鲜明的“石头”名片……

  在选择文化符号的同时,各校还深入挖掘它们的传统文化内涵,并设立课程、组织学科活动,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学校文化符号的意义。

  文化载体助推学生成长

  校园文化离不开文化内涵,而学生对文化内涵的领悟则离不开载体。太华小学和万石实验小学分别把竹子和石头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为了挖掘竹子、石头的文化内涵,两所学校编制了校本教材,定期上课,把关于竹子、石头的诗词、传说、艺术品教给学生。每学期,两所学校的学生都要围绕竹子、石头开展诗词比赛、演讲、工艺制作等活动。

  然而,活动开展得红火,竹石的文化内涵是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呢?“如果学生们只是被动地完成活动,不能将竹石蕴含的高尚品格变成自觉行动,那么校园文化就只是表面文章。”万石实验小学校长沈亚南说。

  两所学校想到了破解之道。它们各自推出自己的“吉祥物”:竹娃和石娃。吉祥物造型憨态可掬、活泼可爱,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围绕吉祥物开发出一系列文化产品,并把学生的学业和此挂钩。

  在这样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推动下,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这两所小学的任意一个孩子都能讲出自己和竹石的故事,以及对竹石精神的感悟。如果没有对竹石文化的深入理解,是无法做到的。”沈亚南说。

  了解家乡才能热爱家乡

  多年来的持续建设,使宜兴的校园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符号,而每个文化符号,都延伸出丰富的内涵。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们更了解、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这一点,丁山实验小学校长葛以春感触颇深。当初把“陶”纳入校园文化体系,葛以春承认带有“功利色彩”。2002年左右,制陶工业有一段低谷期,收入的波动通过父母影响到了孩子们。学校的调查显示,学生们普遍认为制陶没出息,长大后愿意从事制陶工作的人寥寥无几。这让葛以春很着急。“不能让孩子们以收入作为判断家乡文化价值的标准,既然学校建在丁蜀镇上,就要让孩子们知道家乡的根,否则就是学校的失职”。

  自从开展以“陶”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后,学校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和校外活动。泥塑、彩绘、陶刻是制陶的基础技能,学校将其列为活动课程,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制陶工艺。经过10年的努力,如今学校的孩子们对紫砂文化如数家珍,很多孩子对制陶有浓厚的兴趣。

  “孩子只有了解家乡的文化,才能真正热爱家乡。”葛以春说,“但很多地方却没有让孩子们系统了解家乡的途径。如果每所小学都能把当地的文化资源整合成课程,那么孩子们对家乡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入。”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