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胆探索实践,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品牌。站在新的起点上,南山教育,其未来的定位和发展引发深圳乃至国内教育同行的普遍关注。作为教育局新一任领导,刘根平局长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从1990年建区开始,南山教育风雨兼程,走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写满了成就和光荣:1990年-2002年创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2002年-2008年,创建了广东省第一个现代化先进区;2008年至今,追求卓越,探索教育内涵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南山教育必须与区域发展的高端定位相匹配,以国际标准高位谋划改革和发展,跨入创造新品质、追求高质量的新时代。

  共筑理想 高位谋划

  促进南山教育跨入新时代,必须再次定义南山人的教育理想,以点燃激情,凝聚士气,使南山教育在传承中创新。我们根据区域教育高位发展的实际,确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让南山的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南山的每一位孩子都幸福"。

  为了使理想变为全体教育人的行动指南,我们结合南山实际,认真研究了国家教师职业标准,研讨、起草和发布了《南山教师宣言》。这个宣言既是教师使命的告白与责任感的唤醒,也是对社会公众的承诺。

  实现教育理想,打造“南山质量”,需要研究质量标准。关于质量标准,一般来说有两个依据:一是符合性标准,二是适用性标准。"南山质量"是二者兼而有之:从符合性标准看,南山教育要以国际优质教育标准作为参照系,来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蓝图;从适用性标准看,南山教育要以适合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家长和社会各界等)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依据。其中,前者定位高端,是一种境界和追求;后者则依据现实,是一个脚踏实地、不断积累的过程。

  思维转型 实现“五化”

  实现南山教育的高位发展目标,在发展思路上,必须促进“三种转型”,提升“五化水平”。

  “三种转型”,是指思维、话语和行为方式的转型。思维是创新的源泉,所以首先要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型。其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顶层设计、行动策略、实施途径等方面推动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由按照教育人的经验思考教育发展战略,转为以国际标准、区域使命和百姓意愿为出发点和依据,确定区域教育发展战略。其次要促进话语方式的转型,通过对话的方式,建立上下级之间程序式、相互信赖与支持的教育行政关系,形成教育工作者与民众互说互听、双向互动的动态交流。再次,要促进行为方式的转型,即通过行动研究和实践变革,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具体要做到:多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教育发展动向,少发文件;多深入基层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少开会议;多蹲下身来与校长、干部、教师交流沟通,少发号施令。

  提升“五化水平”,就是提升南山教育的均衡化、国际化、信息化、素质化和个性化水平。在提升国际化和信息化两方面,我们的思路是,不仅要研究和导入国际教育质量标准,而且要通过具体项目和课程来实现。为此,我们要开通中英文双语网站,实现公办学校聘请外籍教师全覆盖,打造10种国际理解教育精品课程,实施“海归博士进校园”计划,探索在公办高中引进国际合作课程,加强南山特色项目在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推介、落户。当下,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更为迫切。同时,我们要借助南山建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和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的契机,改变南山教育的发展方式和教育形态,探索区域"泛在学习"发展机制,包括探寻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途径、实现跨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等。

  强化行动 攻坚质量

  在上述教育发展的具体思路下,推进《南山教育质量攻坚五年行动计划》则是质量提升的实施路径。

  我们通过制定南山教师宣言、建立师德档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区教育工作者中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强化南山教育理想在改革和发展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我们实施教育人才先锋计划和学科骨干带头人计划,发挥两个计划的行政导向和学术导向作用,打造高水平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我们利用深圳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坐落南山北部片区的智力优势,打造大学城附属学校和相关实验学校,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均衡,同时投资近亿元在全区中小学实施“清凉工程”(即在所有教室安装空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指数"综合评价实验,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我们筹建"南山少年科学院",推进"校外脑库"行动,实施"学校--大学伙伴计划",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我们推动"一对一学习平台"、"无线智能教室"、"移动学习终端"、"多元智能测量"等项目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推广,提升南山教育人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