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根据《无锡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无锡市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全民信息素养为根本,以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改革教学模式和创新学习方式为核心,以健全体制机制和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面向未来、育人为本。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适应未来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需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所需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设施建设、内容设置、运行方式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育人规律,学生平等、有效、健康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统筹协调、分类推进。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级各类教育特点,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形成特色。把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和农村学校作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等方式,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信息化差距。
  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紧贴教育教学需要,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使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核心业务,同时避免建而不用、闲置浪费。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深度融合、引领创新。以教育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管理、教师研修等方面的融合为重点,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创新,形成教育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目标
  围绕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到2015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100%,全面建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与我市教育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建成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的快速、高效、安全的教育信息化运行网络。
  数字资源和基础数据库更加完备。不断更新各类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可重复利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素材和工具。建成市级管理基础数据库、数据中心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面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增强教师网络教学教研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协同学习能力,使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明显提升。
  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的职责,形成教育信息化领导和管理体系。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价制度,完善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二、发展任务
  (一)基础教育
  提升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基础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丰富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库,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学生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全面建成即时高效的信息技术培训、覆盖全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信息化资源优质均衡配置。到2015年,全市100%的学校建成宽带接入的校园网,100%的中小学高标准建成数字化校园,基本普及无线宽带上网。加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持续更新,促进所有学校和师生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重点支持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缩小地区、学校、学科和不同师生群体之间的信息化差距。
  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变革。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创新数字教育资源研发机制,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发一批有特色的数字教学资源。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鼓励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提高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进行有效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和研究,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信息技术变为自觉学习、自主探索、终身学习的工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兴趣特长。
  (二)职业教育
  围绕全市产业振兴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职业教育政务网、资源网、科研网“三网”合一,加快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到2015年,全市职业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基础信息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职业院校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市级以上示范院校100%达标。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系统规划和推进优质资源建设工程,突破按课程配置教学资源的局限,兼顾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需求,建设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适用性和普惠性的优质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加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资源开发,创新仿真实训资源应用模式。开发和完善以教师网上协同教学、学生网上协同学习、社会服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系统平台,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教师专业成长、师生交流、就业信息服务、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
  (三)高等教育
  立足我市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城市的需要,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在锡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高校课程与专业资源数字化建设,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信息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加强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高校数字图书馆基础上建立“共知、共建、共享”的开放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充分发挥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作用,推动高校加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以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为主的一批高等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提高数字化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果。支持高校运用信息化技术,传承创新先进文化,广泛开展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会教育与培训,提高公众科学和人文素养。
  (四)继续教育
  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终端的终身教育资源网络,大力发展远程非学历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完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社区教育中心网络终端全覆盖,建设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面向社区和家庭开放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市民接受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家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提供便捷。完善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为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办学机构等开展继续教育提供服务。
  健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灵活、开放的社区终身教育网络系统,形成以学习型社区为平台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学分互认探索,建立“学分银行”系统,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服务。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无锡开放大学,形成开放式教育体系。
  (五)教师教育
  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基本技能要求,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促进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建设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构建无锡教师信息化教育平台,强化教师统一培训、认证、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覆盖所有学科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交流讨论和专家指导等服务。通过建立网上教师研修共同体、设立专题学习社区、开展校长远程培训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全市50岁以下的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每年至少接受1次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全面落实基础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市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信息技术专业人员。
  三、重点项目
  (一)公共环境支撑工程
  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环境。依托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环境,加快无锡教育城域网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建立无锡教育城域网区域分中心,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拓展教育城域网连接资源,实现教育城域网与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运营商互连,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苏省基础教育计算机网、无锡电子政务外网等专网互连。提高教育城域网用户接入带宽,50%以上学校带宽接入达到100M以上,实现内网通讯无瓶颈,外网通讯无中断。无锡教育城域网从ipv4向ipv6平滑升级,提高数据共享能力。发展数字电视专业频道和数据广播,为学校提供视频点播学习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在各大运营商数据机房设立数据分发站,建立计算机、电视、手机、专用机顶盒等多种终端学习平台,实现各类终端同步视频学习、统一学习界面、共享后台数据。
  建立云计算教育数据中心。搭建稳定可靠、低碳环保的云计算教育数据中心,加强云视频系统建设,提供面向教育的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及各种支撑工具等基础服务。
  提供公共网络安全保障。强化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提高对网络攻击、恶意软件和病毒入侵等安全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探索建立安全绿色信息化支撑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教育城域网和学校校园网运行安全。
  (二)数字校园建设工程
  推进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有条件的学校建成数字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电脑音乐制作室、电脑美术设计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等。配合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简称“e学习”)试点工程,在试点学校进行先期探索,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
  加快数字化资源整合。支持学校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丰富的课件、素材(积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配套练习、知识拓展、音视频资源等软件和教学资源。
  加强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应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到2015年,70%的教师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整合教学的能力。探索网上授课、网上辅导答疑、网上批改作业、网上阅读等途径,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分层教学创造条件。建好网络备课和教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网上教务排课、学生选课。建立教师、学生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及时跟踪、反馈、评价教师学习、教学和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开展数字化课题研究、电脑制作、信息学竞赛、机器人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办公系统电子化、网络化,实现低碳无纸绿色办公,提高办公效率。建设学校各类教育数据和校务管理系统,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展身份识别、校园服务的电子标签应用试点,为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在具备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无线校园网,探索移动互联网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应用。
  (三)数字资源开发工程
  建设无锡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建设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可重复利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素材和工具。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特殊教育等不同需求,建设200门优质网络课程、30T数字资源,遴选和开发5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虚拟仿真系统。规范、整理、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设与各学科门类、年段相配套的动态更新的数字资源体系。
  提升教师信息资源应用水平。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支持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并形成一批有影响的学科网络教研团队。推进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学校和我市学校校际网络结对,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实施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提供多种职前和在职继续教育培训课程。
  增强学生信息资源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同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与不同地点、不同背景的同伴进行协助和合作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以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为突破口,重点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模式。在高中阶段,以网络学习资源为突破口,开设网上选修课,推动高中课程教育改革,重点探索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网络教育模式。建立一批省级、市级“e学习”试点学校,开展“未来教室”、“智能课堂”等应用实验。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到2015年,实现80%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平台、工具应用)通过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建立市、区、校、企协同的教育资源服务共享环境。研制资源共享审查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提供基础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公益性服务,资助引领性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应用推广,创设用户按需选择使用和购买、人人参与建设和共享的应用环境。
  (四)终身教育服务工程
  终身教育保障体系建设。依托无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惠及全体学生和市民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整合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志愿者、社区机构等人才资源,建立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终身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
  规划和建设无锡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环境。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移动”学习,支持学分的认证、互换、存储、累积,形成贯通教育系统内部、外部的各种学习资源,推动无锡开放大学资源建设。
  加快社区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市区90%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达到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实现互联网、有线电视、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等多种信息化手段的全面覆盖。城区70%以上的社区建立多功能现代远程市民学堂,实现多媒体电子阅览、网络双向互动教学,初步建成虚拟网络社区。
  建立社区学习管理系统。建立市民社区学习“学分银行”系统,建立支持社区学习、终身学习的考试与评价系统。依托市民卡,建立市民社区学习电子档案。
  (五)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推进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推进中小学物联网知识的普及,加强地方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试点“物联网技术”教学,培养物联网技术人才,以创新为驱动、学校为主体、应用为导向,带动物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推进物联网技术教学应用。建设课堂实时情境感知、课后随时感知的“感知课堂”。建立一批物联网应用演示实验室,推动学生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学科实验、远程课程学习和多方互动协作学习,探索物联网环境下实验和学习的新方法。结合我市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智能教育”实践,推进实施“感知生长”和“仰望星空”项目。
  推进物联网技术教育管理应用。推广影像感知,依托物联网技术,建设学校视频技防监控系统,提高“平安校园”建设水平。推广机房感知,保障网络实体安全,实现跨区域远程集中监控。推广能耗感知,建设智能低碳校园。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初步实现教育信息的智能管理。
  (六)惠民服务提升工程
  创新公共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依托无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以公文交换、行政审批、学籍管理、免费资格审批、教师管理等各项教育监管与动态监测功能相融合的管理应用系统。根据国家和我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同步推进各类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大力推动教育电子政务,高标准推进江苏省“金教工程”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服务流程。加快完善“全方位、一站式、快捷便民、高效优质”的教育惠民服务平台,丰富服务专网信息库,增强服务能力。
  推进“学生金卡”工程。利用电子标签、智能芯片、物联网技术,在“市民卡”基础上,科学规划“学生金卡”的标准和规范,实现学生电子档案、图书阅览、考勤考核、交通、安全等一体化管理,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创新家校互动育人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便捷优势,丰富家校互动形式和内容,创新家校合作育人途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发改、经信、财政、公安、科技、人社、广电、通信管理等部门组成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协调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各级政府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因地因校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成立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开展教育部门管理人员、专业机构服务人员、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等教育信息化相关人员专业培训,整体提高教育信息化队伍水平。加快培养和支持引进高素质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完善教育信息化政策保障
  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检查评估机制,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教育部门目标管理和教育督导评估考核,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考核。制定教育信息化成果评估办法,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项检查。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学校、先进个人评选,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四)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
  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建立从公用经费中列支运营维护保障经费的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倾斜力度。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强化应用,提供增值服务,确保信息化投资效益。统筹安排和使用教育信息化经费,加强各类项目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