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着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落实好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坚持学前教育不举债、不办重点园和示范园、不形成新的代课教师。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20所、城镇社区幼儿园90所,改扩建城乡幼儿园200所,
一是着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落实好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坚持学前教育不举债、不办重点园和示范园、不形成新的代课教师。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20所、城镇社区幼儿园90所,改扩建城乡幼儿园200所,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二是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政府出台学校布局规划实施意见,优化中小学布局。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鼓励区县探索学区制管理,支持优质学校集团办学。继续推进“减负提质”,制定课外活动指导意见。启动以高效课堂建设为目标的第二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制定高效课堂、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学校文化和特色学校建设。强制执行学校每月至少一整天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
三是着力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深入实施普通高中“扩容”计划,改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支持两翼地区普通高中建设。抓好普通高中多样化试点,启动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评估工作,探索设置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深化招生考试改革,高中“三限”招生比例降低到20%,进一步论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三位一体的高考新方案。探索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好“雏鹰计划”。
四是着力建设现代职业与成人教育体系。扩大中职免费面。力争在校生超过70万人,加快与信息产业相关专业的结构调整,为产业升级服务。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区域合作,推进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和重点专业试点、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职教园区(城区)建设。通过各种技能大赛,提高职业学生技能水平。建设终身学习资源平台,健全覆盖城乡的成人培训网络,建设农民工培训基地,成人教育培训完成150万人次,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评估。
五是着力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大力实施新一轮国家和重庆市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抓好即将实施的国家“20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已经启动实施的各类拔尖、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争取在学科专业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开展2012年重庆市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出台重庆市教委“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建立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探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启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六是着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民办教育条例的制定,制定实施“重庆市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探索建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建立民办教育发展的督导评估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本科学院、开展自主招生。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到50%。
七是着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强教先强师”的要求,认真落实师资建设规划。制定幼儿园、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扩大区(县)域内学校干部教师交流面。严把教师准入关。推进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加强对绩效工资改革的指导。继续实施高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221工程”和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未来教育家”培育,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职前培育质量。完善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推进中小幼“国培”、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等培训计划。推进市区县培训基地建设,落实区县师培责任。
八是着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系统总结四年来的试点工作,全面完成部市合作协议各项任务。抓紧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7大试点项目和49个市级教改项目,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深入实施教育“缩差共富”六大行动计划,启动区县域教育整体改革试验,推动六大中心城市教育发展,让38个区县都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小老虎”。组织专题调研组,就教育末端的村小建设、义务教育收取择校费、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基层学校食堂建设、校车安全、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足、留守儿童关爱照顾难、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教辅资料散滥、教师补课收费等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尽快破解教育难题。
九是着力提高教育开放服务水平。启动制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规划和实施意见,实施一批重大提高教育服务能力的计划项目。积极支持高校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创新。着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资源共享,共建研发平台,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建立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新机制。制定重庆汉语国际推广5年建设规划,强化来渝留学工作,组织重庆高校赴境外举办教育展。加快现代教育园区建设,加大引进国外知名院校来渝投资合作办学力度。积极推进重庆和港澳台、云贵川陕等地的合作项目。
十是着力加强教育管理和保障。继续推进管、办、评分离,积极发挥教科院、考试院和评估院的作用。成立教育战略决策研究、政策咨询和学校教育专家指导中心,提高科学治教水平。切实加强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建设,开展“创先争优”、“两走进一贴近”活动,提高为区县教委、基层学校、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制定落实依法治教实施意见,加快学校章程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推进“阳光治校”,强化教育行风政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财政教育投入22号文件精神,推动我市出台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政策,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达到12000元、高职专科院校达到6000元,继续化解高校债务。新增资金优先确保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薄弱环节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广教育经费监管中心模式,积极探索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推动高校积极探索成立经营性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建设教育资源库,完善共享机制,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多学校。继续加强教育督导,着力建设督学责任区,积极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完善基础质量监测机制,缩小与发达地区的质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