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省政府9月12日在西宁召开全省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未来10年青海教育改革发展大计,对实施《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出部署。青海省委

青海省委、省政府9月12日在西宁召开全省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未来10年青海教育改革发展大计,对实施《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出部署。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出席并讲话。
  强卫强调,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调整教育战略布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不断消除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进而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青海省改革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智力保障;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念,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做好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大要求。
  骆惠宁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促进教育公平,缩小不同群体发展的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把教育公平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要紧紧围绕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牢牢把握省情特征,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创新教育管理、教师流动、教育评价、投入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探索出一条适合青海特点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会议确定未来10年青海教育改革和发展要以解决突出问题,缩小发展差距,深化教育改革,打造若干亮点为总体要求。
   ——解决突出问题。把解决长期困扰青海省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作为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突出问题确定教育发展目标,制定政策措施,用重大发展成果检验教育工作成效。
   ——缩小发展差距。对照国家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梳理、分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努力缩小发展差距,提升全省教育整体水平,跟上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
  ——加快改革创新。立足基本省情,借鉴先进经验,突出关键环节,强化保障措施,把握重点领域和政策导向,认真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选准工作路径和着力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鼓励先行先试,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最大限度激发教育工作活力。
  ——打造若干亮点。坚持全面推进抓规划,制度创新抓政策,内涵发展抓质量,外延发展抓项目,紧密结合实际,突出比较优势,以学校布局调整、办学条件改善、教育教学改革、民族教育发展、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等为重点,以形成富有特色、符合规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为主线,创造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会议确定到2012年,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牧区教师周转房问题,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5周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全省教育发展总体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力争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 
    为实现上述目标,会议提出,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把教育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安排,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增长机制,确保到2012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达到中央核定比例目标。要组织实施好青海省12项教育工程,努力在教育优先发展的薄弱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校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深化与发达省市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青海省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水平。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要开展创建“全省教育强县”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形成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共同推动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14日第1版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