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基础设施初步建设阶段、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阶段,以及信息化服务提升阶段。现阶段,信息化模式在新的环境下有了新的趋势:  首先,信息化正在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从过去单一注重信息技术管理领域,到现在更多围绕改善用户体验、业务数据分析和业务流程管理领域;  其次,数据、信息的重...

  高校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基础设施初步建设阶段、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阶段,以及信息化服务提升阶段。现阶段,信息化模式在新的环境下有了新的趋势:

  首先,信息化正在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从过去单一注重信息技术管理领域,到现在更多围绕改善用户体验、业务数据分析和业务流程管理领域;

  其次,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业务流程本身。相比业务流程设计,信息管理和应用技术的重要性更高。而且,创建了新的信息化业务模式,从外部数字化到逐步建立内部全面的数据化业务能力,加强IT技术与业务流程的全面融合。因此,需要我们从技术角度、业务流程、人员角色、上升到整体战略层面,通过IT驱动业务发展和模式创新。

  第三,信息化已经全方位嵌入到整个业务服务过程中。由自建或共享的服务组织,集中提供IT应用和基础架构,并全面嵌入在各种相关的业务服务之中。

  发展既带来很大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机遇,过去只是专注基础建设、应用系统开发、资源整合、运行服务,而现在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用户在改变,业务部门也在改变,因此,我们的方式也需要相应变化。从早期的规划到数据的应用,流程的贯通到最终提供各种服务,这是近几年复旦大学正在做的工作。

  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的过程

  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将会涌现针对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的各种技术和应用。目前,高校虽然还不能算全面进入大数据应用时代,但是已经在逐渐接触大数据。数据潮的涌现,对于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者来说,在解决好海量数据的获取、汇集、存储以后,应着重考虑数据化,即采用数据描述事物和现象使之可量化分析的过程。

  应该说,数据化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高校信息化中以量化的数据来描述用户角色、属性、业务和服务,使得用户角色数字化、业务过程标准化、服务质量可量化,将改变数字校园建设的方式。信息化校园数据架构如图1所示。

 oldsrc=

  从数字化到信息化到数据化的过程中,早期的建设更多强调数字化只是将手工操作变成业务系统,信息化则更多的体现在应用和服务的有效支撑;而数据化则是指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基础上,利用数据来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描述,使之能同时被人和IT设施所理解,量化是数据化的核心。

  当前,高校信息化的数据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许多高校都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和交换,甚至也有业务系统内部的数据展示分析,以及通用报表数据统计等,但问题依然突出:第一,数据规模不断在扩大,数据的同步规则越来越复杂,管理成本越来越大;第二,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应用的有效性不高,导致有数据却用不起来;第三,整个业务流程变更,新的业务随着学校的发展有所变化,因而对数据组织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大的一个问题是,终端用户的问题变得千差万别:用户系统变成一个个烟囱,互不相通,师生利用个人数据需登录业务系统模块,系统越多、与“人”相关的数据就越多,要全面获取这些数据的难度就越大。师生要查人事数据到人事处,要查教务的数据到教务处系统等等,而系统越多,需要获得数据的难度越高,需要不断地去了解新的系统和应用。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IT部门关注数据的整合过程,强调完整性和一致性,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我们保留的数据和用户所需的数据,这两者之间的偏差无法一一对应。

  高校的师生用户始终是游离在数据产生和交换的信息化过程之外的,高校建数据中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买服务器、买存储,很少关注数据在哪,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保存、展现、处理、服务。因此,我们始终强调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最有待发掘的宝藏就是“数据过程”。早期复旦大学也做了很多的应用,如用Excel表做贫困生补助,了解学生消费情况,包括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行为分析等等,包括新生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和东部、西部、中部学生的城乡差别,不同类型学生的成绩,包括插班生、自主招生的学生成绩和高考招生学生成绩的比较等,以及学生的评价,学生的选拔,学生开课等情况,早期我们对此做了大量的分析,应该说这些分析非常有用,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帮助。然而,这个过程采用传统的Excel等工具是非常辛苦的、效率也不高。

  这几年,积累的数据从过去的几十条、几百条、几千条、几万条,到现在的几十万条,甚至上百万条,有些日志几个月下来就有上千万条的数据,这些数据该如何处理?传统的方式难以为继,数据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无法得到满足;并且积累如此庞大的数据,如果不善加使用,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可以说,经过几年的积累,目前已经到了数据反哺业务的阶段,能够通过数据的综合利用来提升信息化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