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北京市委部署和要求,深入研究探索适合首都农林院校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将思政课中的“红色基因”与农业院校“绿色元素”有机融合,打造“红绿融合”思政金课,服务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林人才。  一是建章立制引领“红绿融合”...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北京市委部署和要求,深入研究探索适合首都农林院校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将思政课中的“红色基因”与农业院校“绿色元素”有机融合,打造“红绿融合”思政金课,服务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林人才。

  一是建章立制引领“红绿融合”。制定实施《北京农学院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北京农学院推进思政课质量保障工程实施办法》,强调围绕乡村振兴,鼓励和支持思政课教师参加农村社会考察和实践,在“三农”广阔大地上学习和积累思政课教学素材。结合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融入思政课程。注重将教学效果与农林人才培养需求紧密结合,使思政课彰显“北农特色”,突出“北农味道”。

  二是全员参与推动“红绿融合”。学校领导班子全员上讲台讲思政课,通过讲授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北大荒精神等“绿色课程”,带头将农业院校“绿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红课堂”;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响应,及时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内容融入课程,主动做到“红绿融合”;思政课教师在日常学习、教学、实践活动中,主动做到围绕“农”、贴近“农”、服务“农”,充分体现“红绿融合”,服从服务于现代农林人才培养。

  三是全方位评教体系保障“红绿融合”。建立健全领导评、督导评、同行评、学生评的“四级评教”体系,在重点评价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绿色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情况及其效果。校领导每学期至少一次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教学督导每学期听课评课门类全覆盖,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课范围覆盖本教研室教师开设的所有课程,每学年开展一次思政课教学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学生评教打分,全面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农业院校特色、现代农林人才培养需求紧密结合。

  四是理论宣讲带动“红绿融合”。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组建党的“三农”思想宣讲团,设置“党的三农思想历史演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土地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在农村党组织落实落细”等宣讲主题,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宣传宣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宣讲团成员先后通过学校处级干部读书班、党校培训班、大学生理论社团、形势与政策课堂等宣讲26场次,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坚定了师生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和信心。同时,通过宣讲也倒逼思政课教师学农、研农,深入“三农”一线调查农情、了解农意,增强了“红绿融合”意识和能力。

  五是成果凝练突出“红绿融合”。思政课教师指导的作品《脱贫攻坚》《用历史思维看待“三农”》荣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主持申报的《“四史”教育融入高等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长效机制研究》荣获市教委“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四新”建设重点项目,《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基层经济民主制度供给研究》项目获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编写的《农耕文化与农耕文化教育》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教材首批立项;申报的教学课例《建设美丽中国》荣获市委教育工委“永远跟党走”大中小学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征集展示活动一等奖。这些成果将“红色基因”与“绿色元素”深度融合,反哺和支撑了农林人才培养。

  学校探索的“红绿融合”式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有力促进了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2020年至2022年近三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质量满意度分别达到95.76%、96.67%、98.47%,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打分评价分数均在93分以上。学校广大思政课教师将以此为契机,讲深、讲透、讲活“绿色故事”中的“红色道理”,合力打造具有红色基因、首善标准、北农特色的思政金课,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能担乡村振兴使命、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北京农学院委员会 供稿)

[ 责编:丛芳瑶 ]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